热文高中

70后的十大经典校园篇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1、放学排队

虽然每天放学都要排队,但绝对的神形俱散,老师需要极大的强制力,才能把我们这些孩子压制成一长条形的队伍。
2、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毛爷爷的经典话语,几乎每个学校的黑板上方都贴着这条口号。多好的一句话呀,即使是现在也不过时,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真正的经典都是朴素的。
3、崇拜小虎队

虽然现在一看到“酥油朋”(苏有朋)就腻味,但当时敢不喜欢,会被其他同学视为外星人!
4、抄歌词

没有电脑,没有因特网,最重要的事没有钱!所以“人是第一生产力”,有时间就赶快抄吧,顺便练练字。
5、开运动会

小学生的奥斯卡颁奖晚会,绝佳的社交场所。谁在比赛、比赛什么并不重要,五彩斑斓的小人书,千奇百怪的小零食,以极高的频率传递。
6、赶暑假作业

暑假快结束时的头等大事。俗话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两大本每天一页的暑假作业,通常是以迅雷之势三天完成。

但最要命的是每天一篇的日记,真难为我们一天憋出二十篇来,从此落下了见什么都要抒发一通情感的毛病。
7、上特色班

灾难深重的特色班就是从我们那时兴起的,学弟学妹们的煎熬之苦,我们当年也是尝过的呀。新时代最无奈的教育特色之一。
8、比小红花

一面白墙,一张大纸,一个橡皮图章,也是老师神权的象征之一,你敢不听话?

嘿嘿,就看着别人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吧!
9、罚写错字

那时,每当晚上回家写不完作业的时候,老妈就会问是不是又受罚了?那时,写错一个字,我们学校是罚写十遍,经常是一个写字本几天就用完了。后来上了大学听一室友说,他们是罚写50遍,乖乖,更变态。
10、上课拖堂

“老师,我们等到花儿也谢了,你就快下课吧!”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120.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11-16
下一篇 » 04-16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是一年一度的野菜大采购

家住大农村,野菜不用囤,吃了这一顿,还有下一顿。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马齿菜饼了,贼香!春天一来,大爷大妈都开始骑着自行车,带着镰刀和篮子,这一块地找找,那一条路看看。傍晚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满载而归,用清水洗洗野菜,放到锅里面蒸一下,凉调吃、炒...

这些珍贵老照片,60后70后80后童年的回忆(三)

一组中国最真实的老照片,带60、70、80后们我一起重拾童年的趣事,童年的回忆。翻花绳,这个是一个心灵手巧的活,一根小绳子,真的能让我们玩到极致。滚铁环,20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人玩的玩具有:滚铁环,这个是我们当年自己发明的小游戏,一...

79商战爆出来的国货品牌,都是爸爸妈妈的记忆(一)

自因79元的李佳琦花西子事件爆出来的商战后,咱们的一些记忆中的国货品牌纷纷“显眼”了,一直以为倒闭了的国货企业,没想到都在默默运行着。白玉牙膏上海美加净日化有限公司(原上海牙膏厂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上海企业,1992年创立,综合性口腔清洁护理...

2005年迎新春文艺晚会,《千手观音》美轮美奂,一锤八十印象深刻

这一届晚会主题是“盛世大联欢”。这一年春晚开始通过众多渠道、面向全中国以及世界征集节目,众多来自民间的节目登上了舞台,使央视春晚与普通老百姓拉近了距离。邰丽华和她的20位聋哑姐妹在4位手语老师的指挥下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天衣无缝、美轮美奂、技惊世界。黄宏、巩汉林、林永健出演的小品《装修》,也是让你快乐不止,其中“八十...

1976年中国第一部水墨剪纸动画《长在屋里的竹笋》

《长在屋里的竹笋》是中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76年制作的一部动画短片。该片是中国第一部水墨剪纸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屋里发现了一根长得很快的竹笋,他和家人一起精心呵护,最终收获了丰硕的成果。该片获得了原南斯拉夫第三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

南方农村七月份双抢时节的独特风景和儿时乐趣,探索儿时的记忆

每当回忆起童年时代的七月份,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乡村空气中弥漫着的燥热气息和独特的田野风味。除了蝉鸣声,还有双抢时节忙碌而又美好的画面。多年过去,这些记忆依然历历在目,却又显得那么遥不可及。每年七月份,南方的早稻开始成熟,农村迎来了双抢时节。...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17w+
35赞    阅读 3.14w+
26赞    阅读 1.97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