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忆为您推荐:
小时候,我们年龄一般大的孩子,经常在树下的青石上,玩最古老最原始的游戏:摔泥巴。
说了也怪,仅仅是一块黄泥巴,却也我的童年带来过无尽的开心和快乐。
我们玩的黄泥巴,大多时候是用清水和绵土和成的。先把一小堆黄土围成一个堆儿,然后,从附近有水的地方舀来水,再把黏黏糊糊状的土,用手揉揉搓搓,搓搓揉揉,经过多次反反复复的调适后,最终调软硬适中,富有韧性的泥巴。这个过程与揣面差不多。
泥巴和好了,我们一人分得一块,各自把泥巴捏成浅浅的,类似烟灰缸之类的形状,开台比着赛着摔。说穿了,这种比赛,其实就是制作破坏,再制作再破坏的游戏。
当然,既是比赛就有规矩。
这规矩是祖传的,约定俗成的。这就是当把各自把手中的泥巴碗使劲地摔下去时,谁摔出的窟窿大,谁就是赢家。窟窿小的,自然是输家。
输了的,必须把自己的泥巴像揪面团一样揪一块,填充赢家摔出来的窟窿。
记得小时候,俺这个人的脑子并不笨,即使是玩这种摔泥巴的游戏,也很少输过,因为经过俺的一番琢磨,发现这其中也有不少技巧。
其一是尽量让泥巴做大,才能摔出更大的窟窿;
其二是必须使四周厚实,底层均匀皮薄,便于用力摔泥巴出现大窟窿;
其三是摔泥巴时,必须与石面保持平行,使之形成的气流直接冲击泥巴的底部;
其四是避开不平整的石面,使气体不从其他部位漏掉。
也许因为这四件事俺做的比较到位,每次摔泥巴时,都会胜券在握。
哈哈,眼见着自己的泥碗因为有了同伴的一次次补偿而越做越大,眼望着大家脸上被溅上的泥点子,一股抑制不住的美气油然而出。
可惜,这样的游戏,这样的快乐,只能留在俺的记忆中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