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传统美食,古代人在七夕节有哪些美食习俗

usold

“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怎么能没有好吃的呢?

实话,古人的七夕还是蛮有意思的,又是吃喝,又是玩的,那吃的是啥嘞,七夕节有哪些传统美食呢?

1、巧果

巧果

巧果又叫“七夕果”、“乞巧果子”,即将芝麻、糖、面粉等混合后,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面团,然后再油炸或烘烤。

可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不同形状、不同口味的巧果。

2、酥糖

酥糖

一些地方在七夕这一天还要制作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民间认为,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

3、巧巧饭

巧巧饭

山东有这个习俗。

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一起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吃到钱的寓意有福,吃到针的寓意手巧,吃到枣的寓意早婚。

4、吃五子

4.jpg

七夕节的时候要拜七姐(织女),而五子就是拜织女时要放的祭品,分别是桂圆、花生、榛子、瓜子、红枣五种食物(现在有的地方放五样就行),在拜完织女星后吃下祭品,也可以沾一沾福气。

5、花瓜

5.jpg

时令水果是必不可少的,但古人可不是洗洗就吃了,人家讲究着呢。 

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这种饱含着巧妙心思的瓜果就叫做“花瓜”。

6、巧芽面

6.jpg

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

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

选没有虫蛀的绿豆一小碗,洗净,平铺到一个盘子里,用湿纱布盖好遮住阳光,每天喷几次水使之保持湿润。

七天后,待豆芽长至两三厘米长,便可做手擀面,下锅煮熟,过凉水拔透。

然后热锅烧油,加肉丁炒熟;

葱、姜爆锅;

酱油、醋炝锅;

放绿豆芽炒熟,加水煮沸;

再加盐、味精,做成豆芽汤。

把面条抓到碗里,浇上豆芽汤即可食之。

7、云面

胶东人七夕吃巧果,临沂人七夕吃云面。吃的面得用露水制成,吃它能获得巧意。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351.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7-06
下一篇 » 07-10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礼仪文化】在古代室内座次尊卑顺序

在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

什么是过节?为什么农历5月5是端午节?老祖宗的智慧是伟大的!

我们的节日一般来说都是按照农历排的,现在一些节日也有公历的。西方的节日一般都是公历的,像公历2月14日,它叫西方的情人节,不是我们中国的,我们的情人节是什么时候?农历7月初七嘛!像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初二(龙抬头/社日节)、三月初三(上巳节)、四月初五(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七夕节)、七月十五(中元节)...

七夕送什么礼物,看看古代人在七夕都送什么呢?

古人七夕过的是非常丰富滴,遇到心仪的人,或者在分别的时候不得送心仪的人一个礼物吗?古代人在七夕节都送什么礼物呢?1、簪子簪常是男子送给心仪女子的首选礼品,女子也常常将之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郎。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

中国杆秤中的文化,称的不是重量,是良心

杆秤,在历史长河中延续千年,是中国人发明人类最早的衡器,由秤砣、秤杆和秤盘组成。相传鲁班以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为13两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改成16两一斤;在20世纪50年代统一改为10两一斤。秤...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二十四节气歌

人人都知道“二十四节气”,但你知道二十四节气是什么?都有哪些节气吗?老祖宗的大智慧,可不是那些百年历史能比的。什么是二十四节气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北斗七星循环旋转定制的,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也就是——“岁”。现行的廿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母亲节是送康乃馨,还是萱草花,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每年都会在母亲节这一天买束花送给妈妈,你是送的什么花呢?大多数人都会说“康乃馨”了,花语是什么什么的,那么请你先了解下母亲节的由来。中国人过中华母亲节,送中华传统的母亲花——萱草花。萱草花为中国传统的母亲花,在汉朝时,即有栽种的记录,时已称...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2w+
35赞    阅读 3.16w+
26赞    阅读 1.99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