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回忆南京老照片,寻找消失的南京!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自改革开放以来,南京这座城市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些藏在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总让人难以忘怀。

每一张老照片都定格着这座城市的过往岁月,它不仅展示了人们的生活过往,更是承载了人们对于过去的一份记忆。

1、城南的市井窄巷

南京城南的市井窄巷

老城南,对于南京人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生长在城墙下的老城南人喜欢把中华门瓮城叫做大城堡,站在城墙上环望四方就能看见最熟悉的市井街巷。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四四方方的走马楼围成一圈,栏板上有精美的雕饰,这是当年城南人家常见的风景。

曲曲折折的石板路延伸至四方,头顶纷乱的电线和晾衣杆,卖着各式小玩艺小食品的小摊,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坐在路边聊着天,孩子们在巷子里奔来走去,一派悠然自得的风光。

2、7路公交车

南京7路公交车

过去,在老城区人的眼里,只要出了水西门的地方,就被称作乡下了。1992年的南京地图上,河西是还是蓝色的,到处是沟渠河塘。

那时河西还是一片乡野,当时河西人想要进趟城,没得选择,唯有7路公交车

90年代的7路公交车,拉着河西人从乡下开进城,从泥泞的烂泥路开往城区的柏油路。谁又曾想到,它会成为现在的CBD......

3、金陵饭店

金陵饭店

对于南京人来说,金陵饭店一点都不陌生。它是一个充满着故事的地方,又代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

1983年3月,金陵饭店开始试营业。在此后的十年里,金陵饭店头顶着“中国第一高楼”的名号,每天站在楼下仰头围观的人群,成了开业之后的另一番风景。

五星级饭店,全国罕见的高速电梯、高楼直升机停机坪,南京人提起来都是自豪满满。于是,金陵饭店成了游客来南京必须去的地方。

那时候去金陵饭店是要门票的,5块钱一张票,观光的队伍有时在新街口排成一长列。而那时的南京人,一个月的收入也不过30元。

4、新街口只是个十字路口

南京新街口

三十年前的新街口,在南京人的记忆里,还只是个十字路口。没有德基、大洋等摩天大楼,也没有中山像。

只有一家一家的老字号,从长江路到中山东路短短几百米,曾经的茂林食品、大三元、百花市场、胜利影院……遍布其中。

从一个十字路口成为如今的“中华第一商圈”,再成为南京的地标性建筑,它的变迁被定格在了每个特殊的节点上。

5、工人文化宫

南京工人文化宫

1951年成立的南京市工人文化宫,藏着一代人的绝版青春,是南京人曾经的娱乐文化休闲场所。

文化宫里的怪物飞车、碰碰车,还有电子游戏机、套圈和打气球,每回去都要玩上好几把才肯善罢甘休。

68年来,它早已不仅仅是工人之家,更是全南京人的娱乐文化休闲场所。如今这个承载青春的地方消失了,很多人的过往也成为了回忆。

6、大华电影

南京大华电影院

1971年,大华电影院规模、设施均居当时南京之首,它是南京市民娱乐的重要场所之一。

上学那会儿,学校组织看电影就时常来这里看,《甲午风云》、《狮王争霸》、《花季雨季》,和同学一起骑着自行车飞奔到这里,早早地排好队,舒服地坐下来就开始看了起来。

7、朝天宫

南京朝天宫

朝天宫,不变的万仞宫墙大照壁,但在1888年,朝天宫的门口还是片大菜地。

再后来呀,棂星门前成了孩子们的滑滑梯。这里的石滑梯,南京人至少滑了150年了。

8、珠江路电子一条街

南京珠江路电子一条街

北有中关村,南有珠江路”,珠江路曾经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电子电脑产品集散地,光冲这名头可是能让南京人骄傲许久。

赛格数码,新世界广场,华海3C,百脑汇,雄狮国际等电子商城在那个年代拔地而起。第一台手机、第一台笔记本电脑都是在这里买的,而手机、电脑出问题了,维修之地也是必然选择珠江路。

9、浦口老火车站

南京浦口老火车站

2004年,最后一班8084次南京北—蚌埠班车缓缓驶出后,始建于1911年的浦口老火车站,结束了它的客运历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浦口火车站最繁华的时候,周边港口、轮渡、驳运、汽车、邮局、医院、学校、饭店等一应俱全。

10、苜蓿园

南京苜蓿园

1998年,南京的房子是福利房向商品房过渡的阶段。在苜蓿园富人区买一套房子,每平米只要3000多元。

那时的江北不过600-800元/㎡,龙江也不过1000-2000元/㎡,虽然装修的不像现在那么奢华,却住的踏实又很舒心。

20年前几乎没有人会想象到,房子的价格增长会快于一切。在南京,错过的房子,就再也买不起了。

11、特1线双层巴士

南京特1线双层巴士

很多南京人的记忆里,都有这么一辆双层巴士——特1线(现在的100路)。双层巴士曾经是南京城的一条风景线。

坐着它穿梭在南京的大街小巷,总让人想起香港老电影的情节。二层的前排是赏景的绝佳位置,绝对是“兵家必争之地”。

那时候在路上看见双层大巴挂满了气球和鲜花,就知道有喜事了,这是有人租用大巴当做婚车。接了新娘和宾客,亲朋好友几十人聚一起,吵吵嚷嚷,高高兴兴,别提多热闹了。

12、南京西站

南京西站

与浦口隔江相望的下关江边,也有一座老火车站——南京西站。如果你是一个下关人,小时候去其他城市,都要坐上从南京西站(下关火车站)发出的火车,那一列列可以把窗子打开的绿皮火车,开启了你对陌生城市最初的向往。

当年的南京西站还没有现在的小清新滤镜,这里到处都是拎着大包小包挤火车的人,路两边是卖水果卖零食的小贩,从码头一路排到铁道。

13、梅山

南京梅山小上海

梅山,一直是南京人心中的“小上海,因为是在1969年拨地建设,所以老梅山人习惯称梅山为9424。

梅山文化宫、斯蒂尔歌舞厅、溜冰场、露天游泳池留给那一代人的回忆,对于一众老梅山人来说,9424不只是一串简单的数字,更是赖以生存的基地,而他们的峥嵘岁月,都和这座钢山有关。

14、地铁1号线

南京地铁1号线

2005年,第一条地铁1号线正式通车,让南京成为中国内地第6个开通地铁的城市,正式开启了南京的地铁时代,开始改变这座城市的交通出行方式。

14年里,南京地铁从无到有,从“一”到“十”,四通八达的地铁线网,让南京人的生活半径越来越大、城市越来越“小”。


许多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都褪去了当初青涩、陈旧的模样,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眼前,可有更多的却被时代的洪流中一点点消退。

建筑会衰老,照片会褪色,可属于我们的岁月记忆却不会消散。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420.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11-17
下一篇 » 11-17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很多河南人都不一定见到的郑州老照片

看到20世纪70、80年代的郑州老照片,非常的惊讶。原来我们也曾拥有如此优美的环境。工业的发展必须牺牲环境吗?值得深思的问题。七十年代的二七纪念塔,站在上面可以远望到北边的黄河。那时候的建设路是当时六大纺织业基地之一,也是郑州工人最对的地方。...

【老照片】晚清时期的老百姓生活,大清灭亡是有原因的

清朝是中国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当时满族人是清朝的统治者,所有很多也称清朝为满清。一组历史老照片带大家走进晚清百姓的真实生活状态。图为几个抬轿子的家奴,看着还有官兵,出行的应该是一位朝廷官员。图为三个正在吸食大烟的晚清男子,鸦片加速了晚...

【记录】民国时期的旧照片,这些老照片看了心生感慨

在旧中国,一般人是没有摄影设备的,大多中国的老照片都是外国人拍摄的。1917年至1932年,美国摄影师SidneyDavidGamble他在中国拍摄大量照片。不过直到他死后20年(1984年)照片才被后人发现。下面这些照片是他拍摄的中国民国...

国民女神、亚洲流行歌坛天后邓丽君,不同时期的照片

邓丽君,台湾籍歌手,亚洲流行歌坛天后。1953年1月29日出生于台北市,父母都是音乐教师,邓丽君从小就显示出了对音乐的天赋,在她幼年时期,她的母亲就发现了她的歌唱天赋,并开始给她上声乐课。1971年,签约了台湾华纳唱片公司,并发表了首张唱片...

一组老照片,八十年代末春天的北京城

毛主席纪念堂致敬伟人北京饭店北京饭店,以及门外路上行驶的公交车故宫外的游客裹着小脚的奶奶,旧社会的妇女是要裹脚的故宫里的游客王府井小学颐和园的十三孔桥远处就是颐和园的十三孔桥了,花也很好看十三陵神道铜镀金獬豸故宫天一门前,铜镀金獬豸天安门...

承载童年回忆的照片,你的孩子是不是都会跑了!

转眼间,连第一批00后现在都已经20岁了,你可敢想象时间过的如此之快。时间如白驹过隙,当年光屁股满大街跑的小子,现在开始抱着光屁股儿子遛弯。小时候总觉得有无数的乐趣,现在的小孩除了手机鲜有其他的娱乐设施。一起来看看那些承载在80后、90后记忆...

老照片:1973年的中国是这样子的

北京,前门大街附近的行人,那个年代的人穿的衣服款式都很简单,衣服颜色也基本上是黑蓝灰绿这几种颜色。杭州西湖公园里的游客,那个年代出去玩的,几乎都是有钱人哈。大同的工人早晨集体出去跑步煅炼。两个农村妇女挑着扁担在搬运石头。在农村,不管男女都一...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17w+
35赞    阅读 3.14w+
26赞    阅读 1.97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