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忆为您推荐:
20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大多数人还都在为温饱而忙碌,零食对他们来说基本上是奢侈品,60年代的零食虽在形象品质上相形见绌,却享受着最尊崇的待遇。
果味饼干,60年代的小孩都很懂事,都知道家里钱不多,只能每天在橱窗外面看一下,期待过年过节都吃到一点。
60后玩的大多是自制的简易玩具,虽然玩具少,但是集体活动多,是不同于现在的欢乐感。
滚铁环可以说不仅是六十年代,后面七八九十年代都存在,制作简单上手快,一群人比谁滚得远,绝对的童年玩具爆款。
弹弓。这属于比较刺激的玩具了,上树打鸟,下树打人,被捉到就是一顿棍子烧肉。
70年代比60年代的幸福了那么一丢丢,尤其是在吃的方面。
宝塔糖也不算零食,是一种驱蛔虫的药。但因为口味甜甜的,所以让人很喜欢吃。在那个年代蛔虫病非常普遍,为了不让小孩拒绝吃药,所以把驱虫的成分制成了淡黄色、像宝塔一样的糖果,就是这种宝塔糖。
麦乳精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速溶性含乳营养固体饮料,里面有牛奶、奶油、麦精、蛋粉等,用红白色的铁罐子包装,是那个时候最高级的营养品,一般是冲水喝的,但很多孩子经常背着父母偷偷干吃,因为这样吃比冲水喝味道更浓。
最早出现的糖水罐头是糖水蜜橘,密封在一个1升装的广口玻璃瓶里,其实就是白糖水腌橘子瓣儿。生病的时候屋里爸爸妈妈才准你吃,后来就巴不得经常生病。
要说什么东西能激起60、70、80后的共鸣,那就是小人书无疑了。许多人知道的三国、水浒典故都是从这些连环画里得来的。那个年代的孩子们尝尝在书店门口搬个小板凳坐着看,一不留神就看过了晚饭;一本书在一群孩子里传阅,这部看完了着急看下部还得排队呢。
70、80、90年代的孩子们都玩过,玻璃球可以说每个年代的小朋友都玩过,能收集一盒子玻璃珠的都是打弹珠好手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