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忆为您推荐:
《读书郎》又名《小二郎》。由宋扬作词,宋杨作曲,卓依婷演唱的中文歌曲,出自1997年民谣专辑《校园青春乐》。
歌词:
小嘛小儿郎
背着那书包上学堂
不怕太阳晒
也不怕那风雨狂
只怕先生骂我懒哟
没有学问那无颜见爹娘
朗里格隆冬呛
没有学问那无颜见爹娘
小嘛小儿郎
背着那书包上学堂
不是为做官
也不是为面子光
只为穷人要翻身呀
不受欺负呀
不做牛和羊
朗里格隆冬呛
不受欺负呀
不做牛和羊
小嘛小儿郎
背着那书包上学堂
不怕太阳晒
也不怕那风雨狂
只怕先生骂我懒哟
没有学问那无颜见爹娘
小嘛小儿郎
背着那书包上学堂
不是为做官
也不是为面子光
只为穷人要翻身呀
不受欺负再也不做牛和羊
不受欺负再也不做牛和羊
格隆冬呛
故事:
杨开华,安顺市西秀区华西办汪家山村村民,苗族,他家是安顺有名的芦笙世家,家中堂屋的两侧,挂满了大大小小的芦笙和唢呐。在汪家山一带,目前只有杨开华一家人会吹奏芦笙。几十年前的汪家山苗寨,几乎所有的男子都会吹奏芦笙。每天傍晚,结束一天的劳作之后,悠扬绵长的芦笙音调便会此起彼伏地荡漾在山寨前后。他们说每一曲芦笙调子都有它的歌词,要学会吹芦笙,必须先学会背诵每首芦笙调子的歌词。如《小嘛小儿郎》的歌词是:小嘛小儿郎,骑马上学堂。先生嫌我小,肚里有文章。
1945年,当时他们刚学会吹芦笙没几年,印象中那年村里确有一些说普通话的人到过村里,经常看他们苗家人的歌舞,还时不时用纸笔记录芦笙的词意。
1945年,演剧四队来到贵州安顺,演剧四队的全称为抗敌演剧队第四队(原一队),这是1938年8月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周恩来、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亲手组建的一支抗日文艺演出宣传队伍。
刚到安顺,演剧四队被安排住进了县立安顺女子中学。几个月的颠沛流离,队员们为了护运演出道具等公物,将个人行李都丢弃了。眼前是寒冬腊月,安顺又多阴雨,队员们住的地方既阴暗又潮湿,只能用稻草为褥,以幕布当被御寒。由于给养中断,队员们群策群力,在安顺城内找老乡、寻亲戚,借款来解决伙食费用。
入住安顺后不久,他们就知道了城郊有一个苗族同胞的聚居区——汪家山和下寨。到了汪家山后,宋扬等人住在苗寨小学里,白天帮助学校讲课、教歌,一到傍晚时分,苗族同胞们从山上劳作回来后,他们就去访贫问苦,时间一长,便与苗族同胞们打成了一片。
有一次,他们请来一经常在外做生意的村民,让他用汉语唱芦笙音调的山歌,此人唱了一首《小嘛小儿郎》,宋扬当时便记住了开头的两句:“小嘛小儿郎,骑马进学堂。”由于有了此前的那些生活体验和对苗族艺术的学习,就在刹那间,宋扬突然来了灵感,便有了创作的欲望,儿歌《读书郎》便这样诞生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