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文美食

每个人小时候都见过,也吃过,蹦爆米花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爆米花是我们童年最最最喜欢的食物,蹦爆米花也是我们童年最最最难忘的经历。现在电影院里的爆米花是很好吃,但我很少吃,情感上我一直很怀念那种传统工艺的、原始原味的爆米花。

蹦爆米花的人,是一种游商,带着自己的家伙式四处游走,隔上个把月再转回来。这个生意不需要吆喝,只要那震天动地的声音一响,我们就会抓起大茶缸子去厨房里面乘满满一缸子苞谷,然后拎一条面带,飞奔着去排队了。

每一次我们都经过漫长的等待,每一锅都需要15分钟左右,所以蹦爆米花的每一个细节我都烂熟于胸。

我记得,当时是两毛钱一锅,这就是师傅的加工费,因为粮食我们自己带,大部分人家都用苞谷蹦,也有条件好的人家,拿大米来蹦。

爆米花师傅接过我们自带的干苞谷,倒进锅子里,还要打开一个小纸包,把一点点白色的粉末加进去,那粉末是糖精。

因为蹦爆米花是不能放糖的,估计在高温下会粘锅。有时候,师傅放多了糖精,爆米花蹦出来会苦的。

蹦爆米花的锅挺复杂也很厉害,这种锅是特制的密封压力锅,把手上面有一个压力表,我说厉害就厉害在这个表上面,看着那个转锅就在炉子上不停的烧,而表居然不怕热,师傅全靠看那表来控制温度、决定开锅时间。

这种爆米花锅也特别结实,每次开锅发出巨大的声音,我常常会担心那锅会不会蹦坏,但是这玩意儿,真是雷蹦不动的结实。

炉子还连着一个风箱,师傅一边摇锅还要一边拉风箱,两手不闲着。

师傅时不时的往炉子里加煤,也要常常往煤桶里面加点水。

只要我们看到师傅手摇的速度减缓,那就是爆米花要出锅了。

师傅会卸下压力锅,回身取出一根铁棍,用铁棍一圈一圈的摇开开关。

这时,师傅会站起来,拎着锅子,走向装爆米花的带子。

装爆米花的袋子形状很特别,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布袋子,袋子口是一个圆形的胶皮筒子。

师傅拉过布袋,把锅子拎起来塞进胶皮筒子。这个动作就是一个指令,所有的人都马上捂着耳朵后退。

只见师傅用力一撬,只听“砰”的一声巨响,一股热浪从压力锅里冲出,爆米花直冲进那个长长的布袋里,然后就是香味扩散开来,孩子们忙不迭的冲上去,收自家的这一锅爆米花。

说起来那个袋子很脏,就扔在地上,但是没人觉得有什么问题。

孩子们兴奋的把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爆米花装进自己的袋里,背着好大的一袋子爆米花回家吃去了。

我们那时候,成天不洗手就抓爆米花,口袋里装一把,边走边吃,也不会闹肚子。

北方的家庭不缺粮食,厨房里总是存着一袋子苞谷,以备我们蹦爆米花之用。

我们甚至不需要请示家长,只要师傅来到我们小区,我们就会去排队,因为当时我们的零花钱就足够去蹦上一锅。

我记忆里最闪光的部分,就是自己的那一锅巨响以后,我们姐三个各司其职的上去收爆米花,有撑袋子的,有拿着缸子往里舀的,我们会把布袋子里的每一颗爆米花收进自家的面带,负责扛回去的就是小三我了。

那种心情真是难以言表,刚才是一缸子苞谷,转眼就变成了一面袋的爆米花,这在孩子心里就是最甜蜜的魔术。

扛着轻飘飘但满满一袋子的爆米花,那种满足和喜悦,是说不出来的。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66.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11-17
下一篇 » 11-17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2004年迎新春文艺晚会,“神舟五号”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这一届晚会主题是“祝福”。这一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这届春晚中赵本山、范伟、高秀敏合演小品《送水工》;巩汉林、韩再芬、柏青三人合演小品《都市外乡人》;宋祖英演唱了《望月》;川藏歌手亚东和李琼演唱“另类”歌曲《老王》。这一届春晚节目的反响普遍不佳,该届也是袁德旺最后当春晚的导演。晚会信息(信息不全...

夏日童梦

在炎热的夏日里,我总会想起那个遥远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充满欢笑与纯真的童年时代。那时的夏天,仿佛是一首悠扬的歌,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童年的味道。记得那时候,每到夏天,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换上短袖短裤,踩着人字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村子里疯跑。...

这些事小时候做过吧,看着就能感同身受!

这些小时候做过的蠢事,每一帧都是回忆哈,历历在目!看过这些,我就只有一个感受:“你是不是在我身边装监控了”,真的是一模一样,完全重合哈。就做了这几件事情,还都被抖出来了,大范围群体受“攻击”啊,大型的“楚门事件”啊。准备接受心灵的“冲击...

学校班级总是会有这样一个人

1、沉着谈定、运筹帷幄的学霸。2、相对的,就会有一个每天早晨求助的学渣3、一个乐于八卦,了解全校新闻的妹子。4、一个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的女汉子。5、为了平衡,一般还会有一个充满女人味的男孩子。6、一对公开的小情侣。7、一个几乎天天迟到的懒虫。8、一个兴趣广泛,悠闲爱玩,却考得很好的学渣公敌。9、同样,就会有一个废寝忘食成天看书却总是考不好的人。10、一个老师...

1982年国产水墨动画短片《鹿铃》,我心中的那片纯净天地

每当回忆起童年,总有些许片段如诗如画,让人不禁沉浸其中。那些日子,没有烦恼,只有纯真与快乐。而在我记忆深处,有一部动画片如同潺潺的小溪,流淌着无尽的温暖和感动——那就是1982年的水墨动画短片《鹿铃》。还记得第一次看《鹿铃》时的情景。那时候我...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第六课《小摄影师》

《小摄影师》是苏联作家列·波利索夫的著名故事短文,由赵华昌翻译成中文。故事讲述了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的经历。尽管高尔基工作繁忙,但他仍然欣然接受了孩子的请求,尽力配合拍照的准备工作。然而,在拍照的关键时刻,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17w+
35赞    阅读 3.14w+
26赞    阅读 1.97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