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忆为您推荐:
这是不是你的童年呢,那些简单却珍贵的童年片段,深处永不褪色的纯真与快乐
小时候,奶糖是难得的珍品。吃完糖后,要小心翼翼地剥开糖纸,用唾沫将四角粘牢,再抖开在阳光下,像收藏星星般珍重地将它们叠成小方块。铁皮盒里的糖纸越积越多,成了童年最闪亮的“宝藏”。
街角的爆米花机“嘭”地一声炸响,白烟腾起时,随后孩子们嗡嗡的围了过来。刚出炉的爆米花蓬松如云,甜香能飘过整个巷子。
而夏日下午,大爷骑着二八大杠,车后面绑着一个泡沫箱,吆喝着卖冰棍,一听到大爷来了,就攥着攒了好几天的零花钱,买一根裹着彩色包装纸的冰棍,舔一口,凉意顺着喉咙沁到心底。
夏夜的傍晚,在微弱的路灯下,追逐着彼此的影子,像在玩一场光影的捉迷藏。有人故意张牙舞爪,让影子变成“怪兽”,惹得同伴尖叫着躲开。在墙上玩手影,能变出兔子、大雁,甚至会“飞”的恐龙。当影子在墙上跳动时,仿佛另一个世界正与他们对话。
一根细细的绳也能带来无数种快乐。单人跳、双人跳、交叉跳,绳子在空中划出的弧线,是童年最简单的节拍器。
还有那老式的落地风扇,噶子嘎子的摇头晃脑地吐着热风,但我们却总能在热浪中找到乐子,对着风扇“啊啊”的叫,听着颤抖的“电音”,模拟着电视剧的桥段。
吃完饭,再来口用凉水泡的西瓜,咬一口,又甜又冰凉,在炎热的夏天简直就是仙境般的舒服。
中午的时候,有蝉鸣,布谷鸟的叫声,还有很多很多说不出名字的鸟叫声,叽叽喳喳犹如各弹各的交响曲。而我们则会三五结伴的去爬上树梢找蝉、掏鸟蛋。
到了冬天,大风嗷嗷的刮着,放学回到家,闻到烤红薯的焦香,肚子咕噜咕噜的不争气的叫了,拿起炉子边烤好的红薯,掰开冒着热气的红薯,金黄的芯子像蜜糖流淌。
到了夜里,格外的冷。把早早烧好的柴火炉搬到屋子里,一家人围着炉子坐,聊着天,看着《还珠格格》,而我们则喜欢坐在床上裹着被子看电视。
长大后,那些糖纸、冰棍、踩影子的笑声,早已化作时光的琥珀,封存着最本真的模样藏在心底的某个角落,等待某个瞬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