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装有发条的铁皮青蛙,绿色的,还带花纹,拧紧发条,青蛙就可以在地上一蹦一跳,可以蹦跶好一会儿。青蛙形态憨态可掬,小朋友也是爱不释手。这样的铁皮青蛙,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玩具了,更是我们曾经珍贵的的童年回忆。记忆中的铁皮青蛙是我的第一...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孩子圈出现一款类似红色头盔的帽子,不少男孩子引以为傲的玩具,出至于1978年《恐龙特急克塞号》,它就是克赛帽,你有过这顶象征英雄的帽子吗?《恐龙特急克塞号》是日本圆谷制作株式会社制作的特摄片,一共52集。相对于同...
拉条玩具,是惯性玩具的一种。当年有幸有一辆拉条摩托车,放学一回到家,就拿着摩托车找小伙伴比赛去,看谁跑的最远,还有各种越野比赛。拉条车在90年代末盛行过一段时间,主要造型有拉条自行车和拉条摩托车。拉条车的原理也很简单,它带有一根长齿轮条...
90后肯定玩过这个,不同地方对它的叫法不一样,有叫霹雳球、火石球、啪啪球、碰碰球、火花球等等,反正就是那两个小圆球。男孩子特别喜欢玩这个玩具,它有一红一绿,两种颜色的小球,球表面涂有某种化学物质,拿手上就能闻到火石的气味。将...
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老板对秘书说:“这几天我带你去北京走走,你准备下。”秘书打电话给老公:“这几天我要和老总去北京开会,你自己照顾自己。”老公给情人打电话:“我老婆这几天要去北京出差,我们也出来玩吧。”情人给辅导功...
邮票在90年代都很少见了,但喜欢写信的80后一定知道这套民居邮票。原邮电部于1986年4月1日发行,至1991年6月11日止,历时15年,共计发行4套21枚,面值从1分到2元不等,内容是中国各地的特色民居,比如:北京四合院、上海...
60年代戴着红领巾的孩子是在《中国少年报》上寻找“知心姐姐”的;80年代的孩子除了翻开报纸,还可以从广播电台的“知心热线”中听到“知心姐姐”亲切的声音,通过“知心电话”向“知心姐姐”倾诉自己的悄悄话;90年代,“知心姐姐”从电视和网络中走...
这些在80年代流行的词,个别90后可能还知道,像大哥大、万元户、五讲四美三热爱、承包责任制、电挂、女排精神,00后估计都没有听过。大哥大“大哥大”一词创源于南方,后来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一个体现身份的词语。当年,谁手握“大哥大”,就是非常...
非主流的90后不仅有火星文,还有炸街神曲。你别说,90后出生的年代还真好,当时可真是歌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哈,各种好听的歌纷纷发行,每一首都是经典。估计能刻进你DNA的应该是劲舞、QQ炫舞里面的歌曲吧。是否还记得当年爆炸头,斜刘海,穿着裂了...
作为一个经历过非主流时代的你,肯定知道,也用过火星文,最常用到的地方就是网名、个性签名、照片上。那时候作为我们年轻一代的独特文字,也是我们交流的秘语,如果你看不懂就表示不是我们圈子里面的。据考证,火星文起源于我国台湾地区。后来盛行于大陆,被...
那时候我们只有QQ空间,它是我们自己的“小世界”,网名、签名、空间这几个可以说被非主流的我们玩的出神入化。那时候QQ空间如果没有弄点装饰,不带点闪闪的东西,都不敢让别人看空间。还记得,当年晚上偷偷出去网吧通宵,玩游戏累了,就该鼓捣自己的空间...
当年非主流的90后,可不只是网名那么个性,作为可以提高B格的签名同样是个性、高贵、充满诗意的。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个年代,那么小的我们能写出那么忧郁、忧伤、颓废的句子来。发现那个年代的我们,好像每个人总会莫名其妙的伤感,写的文案也是那种仿佛看...
90年代的我们,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的互联网产品,什么微信、朋友圈、微博都没有,我们拥有的就是QQ,每天看QQ是我们必备的事情。作为唯一一个社交的软件,QQ可谓是被90后玩的飞起,注册一个QQ号后肯定要起一个响亮的、个性的网名。曾经作为非主流的...
曾经的“非主流文化”之一,非主流发型。别说,普通的非主流发型还是挺好看的,放到现在也是发型界的“顶流”。超扁超直非主流发型中的一款女生发型,把长发烫的又直又扁。妹妹头发型的重点是刘海,齐刘海一定要剪到眉毛,好多女生都喜欢这款发型,可爱的...
这一届晚上主题是“新征程上的迎春曲,中国年里的欢乐颂”。开心麻花的《还不还》,直击社会“借钱容易,要钱难”的现象,特别是沈腾扮演的老赖,可以说是“复制”过来的老赖了。晚会信息(信息不全,请谅解)播出:2022年1月31导演:刘真主持人:任鲁豫、撒贝宁、尼格买提、李思思、马凡舒舞美设计:陈岩灯光设计:蔡蔚节目单:序号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