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打麦场,忘不了的麦秸垛里的时光!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北方的五月,总是蔚蓝的晴天,空气中弥漫着热气,金黄的麦田随着滚滚热风掀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浪,一眼望去,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年的收获就从这里开始。

这几天清晨,总是伴着布谷鸟的叫声醒来。“麦黄快割、麦黄快割”,一声声,一阵阵,伴着这急切的呼唤声,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童年的打麦场。

30年前的打麦场,忘不了的麦秸垛里的时光!

70、80年代的农村,这个季节,家家户户都是起早贪黑,全家老小齐上阵 ,一起下地割麦子。

填饱了肚子,戴上草帽,就一起出发。挽起袖子裤腿,挥刀霍霍向麦田。一声咔嚓,手起刀落,留下一地麦茬。

别小看了我们这群小孩子,干起活来不比大人慢多少。一天下来,互相比对成绩,干得最多的还能得到两颗水果糖,一直甜到心里。

30年前的打麦场,忘不了的麦秸垛里的时光!

割完后,将麦子扎成一捆捆的,便于最后搬运。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有序,竟像是刻意为之的艺术品!

虽然累得腰也弯了,汗水流到眼睛里蛰的疼,可怎么也挡不住直往上泛的喜悦劲儿。

30年前的打麦场,忘不了的麦秸垛里的时光!

割完麦子后,还要捡拾漏掉的麦穗,这通常由老幼妇孺们承包。虽然少,可拾到篮里都是菜,哪能浪费?麦田里忙活完后,就要转战麦场。

男人们把捆成扎的麦子装车,一趟趟运到场上压场暴晒。骡子、毛驴这会就集体出动了,没有的还是要自己拉。

等田间再次恢复静寂时,满塬遍野就像卸了盔甲的战士如释重负,只留下齐地的金黄麦茬和无数的汗水,宣告一场战斗后的胜利与喜悦,更宣告着夏收初步阶段圆满结束。

麦子摊开在场上暴晒,等着拖拉机碾压脱粒,按收割进度排序。暂时没有轮上的人家就将麦子堆积起来,形成一座座小山。

把脱粒后的麦秸秆堆成麦秸垛,要堆得美观又稳定也没那么容易。看,是不是像一个个蒙古包!

30年前的打麦场,忘不了的麦秸垛里的时光!

儿时的打麦场,也是孩子的游乐场。

忙活过后,堆起来的麦秸垛,就成了我们的乐园。我们奔跑着跳跃着,攀上跳下,就算摔了也不会疼。

压场过后是扬场。这是耙子,拿着它就像八戒附身,总要舞两下直到被大人吼回去。

30年前的打麦场,忘不了的麦秸垛里的时光!

站在逆风的方位,用木掀把麦粒用力抛向空中,借风力吹去麦糠麦皮等杂物,剩下就是较为纯净的饱满麦粒了。

晒得干透,最后就是装袋运回,入仓。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一年的果实都顺利进了仓,才能好好坐下。喘口气,抽口旱烟,聊聊今年的收成,聊聊家里的小孙子。

一场农忙时节就这么过去了,我们赢得了与自然的赛跑,争夺到属于自己的收成。

祖祖辈辈就这么过来了,用汗水与双手为自己创造未来,与自然抗争永不妥协。

那样的年月,虽然辛苦却如此纯粹,即使长大了离开了也终生难忘。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619.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6-27
下一篇 » 07-01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小时候,我们都很笨,致远去的回忆

送给80、90以及70,岁月的杀猪刀这道理我们都明白,90现在也都23、4了,还有多少我们不懂得的道理,可是我们又真真正正的做过多少。繁华热闹的城市,淹没了太多人的良知,人的本性正在逐渐的退化。我们从小到大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但同样也是一个退化的过程,我们远离了良知,远离的原始,远离了所谓的”本“。小时候,我们都很笨;小时候,我们做过很多错事;小时候,我们经常...

1986年迎新春文艺晚会,晚会开始走向成熟期

这一届春晚,陈佩斯和朱时茂则继续搭档,推出了小品《羊肉串》,批判了部分不良商贩的丑恶嘴脸;蒋大为演唱了成名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从这一年起,很多类型的节目都成为固定模式延续下来。晚会信息(信息不全,请谅解)播出:1986年2月8日导演:黄一鹤主持人:赵忠祥、王刚、姜昆、刘晓庆、方舒、顾永菲节目单:序号节目类别节目名...

回忆70年代的记忆,烫画

我家的家具打完了,木匠师傅走后,最后一个步骤还没完成,就是找人做烫画。当时的家具,特别时兴烫画,烫画这门手艺现在很少人在做,但那时候,烫画艺人是相当受欢迎,收入也相当可观。烫画其实也好简单,就是用一把烙铁,在胶合板上烫出画来,关键是手艺,关键是手法。我家大衣柜门上的烫画,是一幅山水画,我们家是把烫画镶在玻璃后面,保护得很好,另外一个门,用粉色的布帘代替,估计...

承载童年回忆的照片,你的孩子是不是都会跑了!

转眼间,连第一批00后现在都已经20岁了,你可敢想象时间过的如此之快。时间如白驹过隙,当年光屁股满大街跑的小子,现在开始抱着光屁股儿子遛弯。小时候总觉得有无数的乐趣,现在的小孩除了手机鲜有其他的娱乐设施。一起来看看那些承载在80后、90后记忆...

8090后童年的经典玩具-积木,绝对考验你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积木通过简单的累积、随意的组合,总会在不经意间迸发出想象的火花,摆设出形色各异的物品是我们恋恋不忘的童年梦。积木这种玩具太经典了,估计没有几个男孩子小时候没玩过搭积木吧,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小时候玩这个玩的废寝忘食,一群认“七嘴八舌”的各...

大盆洗澡的温暖回忆

80年代洗澡还是很不方便的,外面也有那种大澡堂,但对于生活艰苦的老百姓来说,去澡堂洗一次澡还是很奢侈的,一般会在过年前去澡堂好好洗洗,来迎接新一年。那时候还小,平时洗澡都是在家里,用一个大盆放点水,坐到里面洗洗澡。最主要的是玩水,水花溅妈妈一...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珍珠鸟》

《珍珠鸟》是冯骥才先生于1984年精心雕琢的一篇散文佳作。在这篇作品中,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一丛翠绿的吊兰中,一只红嘴小精灵——珍珠鸟,在鸟笼里欢快地飞来飞去。这幅和谐的图景,宛如一首赞美人与动物之间深厚情谊的颂歌。...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17w+
35赞    阅读 3.14w+
26赞    阅读 1.98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