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70后的我们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70后的我们,属于我们的青春,在无意识当中,已悄无声息的离我们远去。惊诧间,看到自己已经步入中年的行列。

曾经,青春年少的时候,疯玩过酒吧,在那里挥霍着青春时期的驿动。70后的我们,生在一个刚刚饱和,不太富裕的年代。

年幼时,没亲身领略过所谓的大锅饭,只听上面的大哥哥、大姐姐她们议论过,父母生我们时,落后了大锅饭年代后。

小时候,稚嫩的声音演绎过那个年代的童谣,追逐过田野里鬼精的蜻蜓,幻想过月宫里的嫦娥,窥视过旷野里诡异的磷火。

年少时期的幻想,慢慢的随着岁月轮子的推动,记忆当中的年少和青春,也渐渐的消失在70后的我们的眼线里。

70后的我们,担负着家庭的责任,小心翼翼的维护着平淡的婚姻,呵护着渐已长大成人的孩子,堪忧着着生活中的柴米油盐。

内心的躁动不安,想要发泄,但是不敢一丝一毫的流露出来。想过跟青春一样的放肆,想过频频的多接触异性,也想过标新立异着自己。但,我们是70后,思想的束缚还没彻底的解开。

驿动不安的心,丝毫没受到年轮的限制,而停止了平息。70后我们,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磨平了青春的轻狂,印上了中年醇厚的理性美。

理性的我们,没有九十年代的痴,没有九十年代的狂,更多的诠释着七十年代的梦想,跟随着九十年代的心,像个汹涌的大海一样,一浪推过一浪。

70后的我们,理性的正确对待网络。网络的虚幻,丝毫没影响到70后我们的真实告白,谨慎的交友,谨慎的选择网站,大胆诠释着自己的想法,用键盘敲打着真实的文字。

70后的我们,用狂热的心,拥抱着中年的来临,对青春的已逝,不再那样的恐惧,相反的是窃喜,因为只有经历过了青春的驿动,你才能领略到中年的魅力。

将此文献给70后的我们,愿70后的我们放飞着心灵的束缚,一起翱翔在中年广阔的蓝天下!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76.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11-16
下一篇 » 04-15

发表评论

正在加载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2003年迎新春文艺晚会,广告泛滥成普遍现象

这一届晚会主题是“新民俗、民族感情、快乐、创新”。相声《说广告》嘲讽了在当下极其普遍的乱插广告的现象。出自普通家庭的歌曲《让爱住我家》是该届春晚给大家留下印象最深的节目,唱出了普天下所有家庭的心声。晚会信息(信息不全,请谅解)播出:2003年1月31导演:金越主持人:倪萍、朱军、李咏、周涛、文清、张政舞美设计:陈岩节目...

1989年迎新春文艺晚会,宋丹丹第一次亮相春晚舞台

这一届春晚宋丹丹凭借小品《懒汉相亲》第一次亮相春晚,出色表演让大家记住了她。赵丽蓉和侯耀文合作表演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晚会信息(信息不全,请谅解)播出:1989年2月5日导演:赵安、张晓海主持人:李默然、赵忠祥、姜昆、阚丽君、李扬节目单:序号节目类别节目名称演出单位/表演者11989《春节序曲》2相声《送春联》李金...

1993年迎新春文艺晚会,第一个“张三”

严顺开主演的小品《张三其人》把春晚的小品从一昧搞笑过渡到关注普通小人物的生活。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成为春晚最红的歌曲之一。相声段子有姜昆、唐杰忠表演的《楼道曲》、侯跃文、石富宽的《侯大明白》。晚会信息(信息不全,请谅解)播出:1993年1月22日导演:张子扬主持人:赵忠祥、倪萍、梁雁翎、李庆安、张永权、杨澜节目单:序...

回忆我的70年代《大众电影》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应该都狂热的追捧过一本杂志《大众电影》。那是中国人心中最美的偶像云集的一本书。我现在再看《大众电影》里的张瑜、王晓棠、刘晓庆、陈冲、沈丹萍的照片,仍然觉得,她们当年真的好美。而且,这本杂志的拍摄水平,现在看也不落伍,仍然有高水准的把握,这本杂志的印刷水平在那样的年代来说,也是相当好的。这本杂志的封面人物一定代表着当时最风行的一部...

以前咱们农村人做饭用这个,做出的饭菜至今都回味无穷!

下面这个东西你见过吗?以前咱们农村人做饭就用这个,80、90年之前在农村住过的人肯定见过这个东西,它叫土灶,小编从小生活在农村,以前村里人都是用来做饭的,用它做出的饭真是好吃,以至于现在都很怀念那个味道。随着新农村的发展,乡村也电气化了,煤气灶、电磁炉毫不客气地把土灶挤出了人们的生活,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现在很难再吃到那么好吃的饭了。现在在农村,结婚、生...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